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成立于2008年,下設歷史學系和旅游學系兩個教學單位。
學院具有較強的學科實力和研究平臺?,F擁有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,中國史和世界史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考古學與博物館學、旅游管理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;有1個自治區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,內蒙古地區社會歷史文化研究基地,設立內蒙古區域社會史研究中心、西方文明研究中心、內蒙古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和內蒙古草原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4個研究平臺,凝練形成內蒙古區域發展與社會變遷、西方文明史和草原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等3個校級學術創新團隊。
現有歷史學、文物與博物館學、旅游管理學和文史哲基地4個本科專業,其中文史哲基地為自治區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,歷史學和旅游管理學為自治區品牌專業。目前在校本科生487人、碩士研究生120人、博士研究生6人,另有學歷教育留學生24人。
學院現有教職工40人,其中專任教師37人,管理人員3人。有自治區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,自治區教學名師1人;博士生導師2人,碩士生導師19人,兼職碩士生導師8人。教師中有教授9人、副教授8人;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1人,在讀博士6人,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6.8%。
學院自成立以來,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。共獲批1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3項國家社科基金特別項目,18項省部級項目和10余項橫向項目;縱向項目經費達300多萬元,橫向項目經費達260多萬元。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(含合著)、編著3部、譯著1部、古籍整理2部;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,其中CSSCI論文檢索100余篇。共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1項。
學院秉承“史德求真,旅道崇美”的治學理念,弘揚優秀歷史文化,倡導現代旅游文明,在知識的傳承和真理的探求中,鼓勵學生”多學多行多思,求真求善求美“,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、專業知識扎實、并有很強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;堅持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,努力為師生創造自由寬松的學術環境和學習氛圍。今后,進一步開拓創新,整合資源、凝練隊伍,力爭在重大課題上有所突破,為自治區的社會發展和民族文化大區建設做出更多貢獻。
“邊疆時空網”以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“中國邊疆研究出版傳播平臺”所構建的“中國邊疆研究知識庫”為核心,整合各類邊疆學術資源,設置了邊疆快訊、圖說邊疆、學者專訪、學者講壇、邊疆書庫、邊疆多媒體等特色板塊,現誠邀以下合作。 1.邊疆地區歷史學、地理學、文學
查看更多>感謝關注邊疆時空網!
“邊疆時空網”以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“中國邊疆研究出版傳播平臺”所構建的“中國邊疆研究知識庫”為核心,整合各類邊疆學術資源,設置了邊疆快訊、圖說邊疆、學者專訪、學者講壇、邊疆書庫、邊疆多媒體等特色板塊,期待為邊疆研究機構、學者帶來專業、及時、快捷的線上知識服務和互聯網發布和展示平臺。
如果您有任何問題,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運營組取得聯系。
1.QQ :點擊右側“在線客服”—“QQ交談”發起QQ聊天(周一至周五8:30~17:00)。
2.站內信 :點擊下方“聯系留言”發送。
3.聯系郵箱 :hljdbsm@126.com
4.聯系電話 :0451-87683610(周一至周五8:30~17:00)
聯系人:齊老師 李老師